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关于全市养老事业发展情况专项报告的工作安排,东街道部分区人大代表对街道辖区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民政办等负责同志的相关情况汇报,调研组对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情况有了较为详实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
东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闸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集于一体,建成于2018年12月,使用面积1200平米,由安徽淮海实业集团建设和运营。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对老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在功能上,实现了街道级中心和社区站点的深度融合;在空间布局上,充分考虑了区域利用的高效性和衔接性。中心建设有艾灸室、理疗室、综合体验区、有氧活动区、棋牌区、书画展示区、培训室、党建活动室、能力评估室、洗浴室、餐厅等。
根据老年人需求,同时引进了频谱仓、血压血糖监测仪、吸氧机、经颅磁刺激仪、电动按摩椅、艾灸、心脑血管治疗仪等设施。对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生活照料、健康指导、理疗保健、政策咨询、文化娱乐、异地康养以及照护、家政、医疗的转介服务,目前已成立包括太极、曲艺、朗诵、舞蹈在内的11个小组团体。日均接待老人300人次,截至目前提供助餐200人次,组织旅游120人次,开展各类健康讲座、义诊9次,开办推拿理疗培训班15次,转介养老机构20人。下一步,东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将在智慧养老、智能养老、上门服务方面进行提升,通过养老信息服务子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的综合服务体系,努力为市民全方位解决老龄化、适老化难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的机构较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居家和社区养老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二是扶持政策的落实未能到位。个别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而且没有达到最大化利用,未能最大化体现到政府部门对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兴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激励和扶持作用。
三是专业人才缺乏,服务相对不高。老龄化会对医疗卫生、休闲保健、托管托养、家政服务等专业服务人员的需求增大。
三、建议意见
一是更好地满足市民养老需求和打造高品质区域性养老基地,要进一步加强辖区老龄工作,大力巩固养老工作基础,发展与市民需求相适应的机构养老,更好满足市民养老需求。
二是要依托辖区位、交通、生态优势,依托医疗旅游等方面建设,培育和引进高品质养老机构,推动辖区养老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促进养老机构良性发展,加强养老扶持政策的宣传落实,增强全社会关爱老人、服务养老的意识。加强养老服务平台,为社区养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使老人们在养老中心就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注重选拔养老产业发展人才,引导职业院校和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课程,加快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构建广泛覆盖的养老为老志愿服务体系。(杨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