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楼房外墙面,对楼梯间进行洁化,更新燃气供水管网……近日,相南街道人大代表走进黎苑社区黎苑一期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看到工人们挥汗如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用代表的“初心”,让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更加“暖心”“贴心”。在黎苑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中,人大代表深入小区现场通过实地走访找问题,听取小区改造进度,收集梳理居民需求,解决居民所急所盼的问题,调解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让老旧小区改造切实改到居民心坎里去。
黎苑一期位于相南街道黎苑社区,共有42栋居民楼,居民约 1400 多户。由于年久失修,小区内墙面、路面、落水管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停车位、绿化等较少,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今年,该小区列入相山区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项目,着力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但老旧小区究竟要改什么、怎么改,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使民生工程得民心?街道人大代表通过“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下基层、察民情,深入社区一线,倾听民生诉求,将居民亟待解决的问题收集分类,并与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对接,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将群众最盼望解决的问题,尽快纳入改造计划,尽快解决群众反映的急事难事。
“改造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老旧小区改造要多与居民群众沟通,群策群力,共商改造方案,让老旧小区改造切实改到居民心坎里去。众口就不会难调。”区人大代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强说到。社区坚持“改哪里”听民声、“改什么”顺民意。项目在启动前,区人大代表及街道党政领导、职能部门,对小区居民开展多轮民意调查,通过“进楼道、入家门、面对面”的形式,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转交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成功运用在后续改造工作中。
经过多轮优化,社区科学确定改造内容,对改造方案进行公示。根据方案,小区内将重新安装楼道灯,方便居民夜间出行;提升绿化,新建“口袋公园”;整治外墙面,美化小区环境;打通消防通道,增设消防设施;清淤下水管网,更换破损落水管;腾退占用的公共空间,合理增设停车位;增加电瓶车充电桩和遮阳棚,积极开展“飞线”整治……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群众最为关注、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项目实施中,为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黎苑社区还成立了由社区业主委员会、志愿者、居民代表、人大代表组成的老旧小区改造监督委员会,每天在改造现场进行不定时“巡逻”,及时发现问题、上报问题。代表们密切关注、全程跟踪,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优势,收集、反馈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帮助社区沟通和协调解决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人大代表也将群众的期待与施工方积极协调,督促做好改造工作,合理组织施工计划,严格把关施工过程,既要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工程,又尽可能减少改造过程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正是各级人大代表的“初心”,让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更加“暖心”“贴心”。接下来,相南街道党工委、街道人大工委继续将老小区改造与美丽街区建设相结合,融入相南文化特色,就城市更新、垃圾分类、生态建设等方面寻真招、谋实策,力促颜值、内涵双提升,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