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是不断提升老旧小区居住品质、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相南街道人大工委围绕基层设施、居民自治、质量监管等方面,全方位开展调研监督,加速推动黎苑一期、海宫南村、启明“城中村”等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聚焦部门联动,助推设施改造精细化。围绕群众呼声强烈的管线零乱、墙体破损、绿化杂乱、停车无序等基础设施改造不全面埋下的“反复开挖、二次改造”的隐患,无法实现“最多改一次”问题,街道人大工委通过接待选民、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走访等形式,广泛收集代表对改造小区大院意见建议,督促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处理,深入社区一线对接施工单位,了解施工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协调解决车辆停车、临时排危等问题,帮助施工单位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绊脚石”,努力做到“综合改一次”。
聚焦工作机制,助推居民自治规范化。相南街道辖区原“三城”居住居民较多,居住人口较为复杂,许多小区缺少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导致街道社区对工作的指导束手无策,社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比较迟缓。针对以上问题,街道人大工委建议结合小区业委会换届和开展”红色物业”等活动,选好小区业委会,建强小区红色管家,有效改善小区业主、物业公司、业委会三者之间的矛盾,进而通过组织网格员广泛的政策宣传,有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聚焦优化治理,助推质量监管长效化。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建筑、结构、景观、道路、管线、电力等多个专业,缺乏统一协调、统一监管,且后续管理缺乏长效机制和资金保障,容易陷入“改造—损坏—再改造”的恶性循环。为此,街道人大工委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街道、设计、施工、监理、社区、业主六访协调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改造,对老旧小区存在问题进行“联动监管、联合治理”,努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民心工程,改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打造便利生活圈,确保民生项目办到老百姓心坎上。(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