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大新闻 / 图片新闻
用高质量调查研究助力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专题调研
浏览次数:23930作者: 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6-05

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将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作为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三个精准”,助力相山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提质增效。

一、瞄定出发点,精准选题夯基础。相山经济开发区自2019年调整主导产业以来,不断加大信息产业招引力度,截止目前,相山经济开发区已入驻电子信息企业42家,其中规上电子信息企业10家。但电子信息产业究竟发展的怎么样、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直是人大代表时时刻刻关心关注的事,也是代表们在走访时企业和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相山区人大常委会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在广泛征求政府、人大代表、基层群众企业等各方面意见建议和收集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将开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情况专题调研作为主任会议议题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力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出真正有利于解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二、瞄准切入点,精准破题强实效。一是建强队伍。由财经工委牵头,成立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熟悉业务的人大代表为主要成员的调研组,做到专业之“深”和群众之“广”相结合,为调研成果增添“含金量”。二是深入调研。相山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先后三次走访开发区电子信息企业,与企业代表开展深入交流。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赴昆山、宁波考察学习当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进经验。5月,调研组实地调研了深淮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多成电子线路板有限公司、宇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听取了区政府关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与相关部门开展座谈交流。三是摸清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组提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少、规模偏小、产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上下游产业配套缺乏,信息企业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难以发挥全行业的整体效益;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企业研发实力薄弱,长期停留在加工、组装的阶段,缺少能够带动和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研发中心,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摸清找准了制约相山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2c601830a194d3a76e1c3e7223aa7fd.jpgcb208b1d878c0029d26c090f65260db_副本_副本.png

三、着力落脚点,精准解题助提升。开展调研,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拿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办法,让“人大督的”“政府干的”“群众盼的”有效合拍。一是建言献策促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外出学习,调研组结合相山实际,提出“一、聚焦主导产业,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充分深化驻点招商、借力中介招商、聚力以商引商等招商方式,着力引进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二、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强化对信息行业重点企业的重大技改项目、技术创新项目的资金保障,开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建立完善新建投产企业和“小升规”企业培育库;三、全力推动信息产业园、中关村皖北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四、建立健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专员服务”四级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用足用活省、市政策措施,将资源配置、政策红利落实到信息产业的招引及服务中。”二是督办建议促落地。一方面常委会把调研中形成的意见建议交由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并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将办理情况报告常委会,督促区政府整改落实。另一方面常委会持续紧盯办理情况,适时围绕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组织整改落实回头看,让调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丁颖)

版权所有:淮北市相山区人民代表大会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16001958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