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大新闻 / 人大要闻
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四个注重”不断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浏览次数:1691作者: 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6-27

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市人大代表工作“2121”工程,紧跟省人大常委会“聚民意 惠民生”行动部署要求,全面落实人大代表和代表小组“5+4”主题活动,坚持“四个注重”,有力助推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明伦调研相山区人大代表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一、注重科学编组,履职平台增活力

淮北市相山区是淮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淮海经济区腹心,南接长三角,北连渤海,总面积141.7平方千米,2022年常住人口56.1万,下辖渠沟镇、任圩等八个街道及相山经济开发区。一是抓队伍,强管理。坚持属地原则、行业原则、兼顾原则和自愿原则,科学组建代表小组,将所辖的73名市级人大代表划分为四个代表小组;219名区级人大代表、73名镇级人大代表,划分为17个代表小组。选配政治素质好、代表意识强、有组织协调能力、法律政策水平高、热心小组活动的代表担任小组长并设立副组长、联络员,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完善了小组活动制度、学习制度、履职档案管理制度、接待选民制度等,有力规范活动开展。二是抓阵地,强基础。按照代表工作“2121”工程要求,持续推进代表活动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六有”标准,新建和提档升级代表活动之家12个,规范了各选区代表联络站点,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活动阵地。是抓平台强实任圩街道人大打造“百姓说事点”,通过聊家长里短、话民生实事,用实际行动察民情、解民忧、化纠纷,收到良好效果;东山街道打造“聚心茶馆”,以“茶”为媒,宣传政策,说理解事,化解民忧,将急难愁盼蒸腾在袅袅的茶雾中;开设“办公晨摊”,引导居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解决问题用法的习惯自觉,夯实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东街道搭建网络视频线上接待选民,及时听取居民的呼声,帮助解决居民需求。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堵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拉近了代表与选民的距离,真正践行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宗旨。

二、注重自身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

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人大代表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发展。一是突出政治引领。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分散自学等方式,持续深化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研讨人大代表和代表小组开展“聚民意 惠民生”行动“5+4”主题活动文件,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政治忠诚。二是提升履职能力。坚持为代表订购刊物,寄发人大学习材料,常态化线上提醒代表关注人民代表报、淮北人大等相关公众号、网站,线下积极组织代表学习民法典、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和代表履职相关业务知识,举办初任代表履职培训班及新修订的《地方组织法》等专题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三是严格考核评相山区人大常委会自觉将人大工作放在全局中来谋划推进,按照年初制定小组工作计划深入开展代表活动,定期请示汇报工作,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印制《人大代表履职档案》,做好代表履职登记和日常管理,作为提名连任代表和推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坚持每半年全面督查代表工作,落实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年终开展全方位综合考核,评定等次、下发通报,提升代表履职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促进代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四是强化信息宣传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强化人大宣传信息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广泛宣传人大依法履职的新实践、新成效,结合 “江淮普法行”“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利用报刊、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多渠道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及人大工作新进展、新情况,积极营造良好人大宣传舆论氛围。2022年编发各类信息宣传稿件367篇,被省级以上媒体采用32篇,市级以上媒体采用117篇,市十七届人大第十三代表小组在全省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暨人事代表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办公晨摊”让履职阵地“活起来”》获评第24届安徽人大新闻奖,《相山区相南街道人大工委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等多篇稿件被人民代表报刊登,人大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注重代表活动,务实担当促发展

围绕“服务大局、助力发展、反映民意”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一年来,精心组织代表小组开展调研视察53次、工作督查46次。一是关注经济发展重点。东山街道组织市、区人大代表联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提出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等好的意见建议,全力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稳经济、优环境、保增长。市人大第十三小组、十五小组联合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和工业文明旅游调研活动,提出要因地制宜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着力创建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指出要把工业旅游作为企业拓展的一个新产业领域,构成集旅游、文化、产业、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景区,努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消费“爆款”景点,助力淮北特色产业与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二是关注环境治理点。东山街道、相南街道组织市区人大代表深入相山经济开发区联合开展食品工业园污水处理问题及湘西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渠沟镇油西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大气污染问题调研,南黎街道市、区人大代表小组开展水环境治理视察等,均紧盯问题,落实调研视察、督促督办、监督整改、验收评价各环节全过程,全面提升辖区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三是关注群众反映热点。南黎街道开展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调研,针对目前存在突出问题,提出加快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提高严重不良行为及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水平,抓好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意见建议,有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形成。任圩街道人大加强多部门联动配合,发挥代表作用,有效化解寇湾社区多户群众难安置问题;市、区人大代表深入东山街道周庄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现场察看,听取建议,针对线路老化、杂乱、裸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提出意见,有力促进了项目整改。

四、注重联系机制,不忘初心为人民

推进人大工作“关口前移”,实施“一线工作法”,做到代表履职在一线、倾听民声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一是抓实社情民意办理。自2022年4月份聚民意、惠民生行动“5+4”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全面落实每名人大代表每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构建收集、研处、办理、反馈、评价闭环工作机制,重视做好评价环节工作,重点调度办结率低的单位,通报批评办理工作落后的单位,让承办单位感到压力,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过走访市、区人大代表固定联系国家机关、定点包保社区,与全省“暖民心行动”工作衔接,“聚民意、惠民生”行动硕果累累,截止2023年5月31日,共收集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4530条,办结4236条,办结率93.5%,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是抓实联系国家机关一年来,各代表小组按照要求开展联系国家机关活动50余次,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东山街道组织市、区代表联动开展市“五群十链”产业发展暨固定联系国家机关活动,通过实地察看、现场询问了解企业运行、市场行情等实际,密切与市经信局联系,协作、督促推动“五群十链”及全市经济建设。市人大第十二代表小组联系市财政局,通过座谈讨论等形式了解淮北市财政税收等情况,并就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问询,加深了市人大代表对国家机关各项工作的了解,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为更好的依法履行代表监督职责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抓实接待群众制度。落实“双联”机制,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118名基层人大代表,通过走访座谈、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听取代表意见建议500余条,提升了履职意识。各代表小组定点联系25个村(社区),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选区单位,访群众、访企业、访基层单位,开展宣传法律政策、收集社情民意、维护社会稳定等活动。各镇(街)人大建立“代表微信群、QQ群”等工作平台, “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等多种方式,实施代表固定联系人民群众制度,收集梳理内容详细记入代表联系册;落实代表接待日制度,每月5日或25日组织人大代表到辖区单位、街道社区固定开展接待选民活动,一年来,共接待选民600余人次,集中协调解决选民反映难点问题300余个,帮助群众解决了一系列道路维修、路灯复明、雨污管网堵塞、人居环境整治等系列难题,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是抓实议案建议督办。创新督办人大代表建议方式方法,构建“政府分管领导领办、具体单位承办、人大对口工委督办、代表全程参与”的长效机制,多次召开调度会、座谈会,对区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107件建议进行专题交办,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区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交办110件建议持续有力推进办理,力争“办实办好、代表满意、群众受益”,增强了履职实效。是抓实民生实事票决渠沟镇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票决产生2022年民生实事渠沟镇危桥改造项目、渠沟镇农村道路亮灯项目,并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全程监督。危桥改造项目投资300万,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吕庄桥等七座桥梁的拆除重建、维修,目前已竣工通过验收,方便群众出行、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农村道路亮灯项目投资35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200盏,照亮村民夜晚出行道路,提升了农村地区出行条件和出行安全。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在有力推进中。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项目来自群众,结果赢得民心。

一年来,相山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新时代代表工作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还不同程度存在代表活动开展不深入、落实主题活动不全面、议案建议办理质效不高等不足,下一步,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实行清单式、闭环化管理,高质量做实做好代表工作。

一是强化学习培训,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及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安徽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多形式、多途径加强代表学习培训,强理论、强业务、强实践,切实提高代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不断强化代表工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代表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是强化依法履职,提升工作质效。继续推深做实聚民意、惠民生行动“5+4”主题活动,健全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和社情民意办理机制,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代表活动室建设水平,再打造一批功能齐全、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代表履职平台,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提高联系国家机关、社区等工作实效,主动担当作为,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三是强化特色做法,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之家”“办公晨摊”“百姓说事点”“聚心茶馆”等广泛联系群众特色做法,深入做好社情民意办理工作,加大代表履职管理信息化系统推广应用和代表履职考核的结果运用,表彰履职先进,展现代表风采,强化正面舆论宣传,不断增强代表荣誉感、责任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源于群众、植根于人民的优势,继续以坚持“四个注重”为抓手,不断提升代表工作质效,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相山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版权所有:淮北市相山区人民代表大会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16001958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