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接待室”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为不断探索和改进代表工作形式,丰富和完善代表活动内容,拓展代表联络平台,三堤口街道人大工委从设立“代表接待室”入手,积极打造代表履职新平台,从而有效地密切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挥了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作用。
一是强基础,重抓阵地建设。选取虎北、庆相桥两个社区为试点,依托社区为代表开展接待联系群众,组织代表活动、学习交流、提意见建议等提供活动场所,方便代表与群众之间的交流。规范标识标牌,就“代表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开放时间、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内容统一版面制作、统一上墙公布,做到有场地、有标牌、有制度,方便选民办事,时刻接受群众监督,促进“人大代表接待室”工作的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
二是强措施,细抓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细化代表接待室代表联系接待选民、意见收集处理、办理情况反馈等工作流程,结合工作实际,将日常接待流程统一规范为公示、接待、受理、反馈、台账整理等步骤,增强接待活动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保证代表收集的问题建议能够及时办理。如:朱庄社区征收工作,人大代表零距离入户,接触群众,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助力社区征收,促使征收项目圆满完成。
三是强管理,常抓思想建设。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的水平和能力,要求及时学习人大相关业务知识,依托微信、QQ等,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加大思想宣传工作,切实将“人大代表接待室”工作政策解释好、宣传好。
通过高标准打造代表接待室,不断拓展代表履职平台,及时解决群众最急、最难、最盼的问题,推动民生问题解决,有效发挥“人大代表接待室”的连心桥作用。(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