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目标,相南街道人大工委将代表作用的发挥和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将代表的履职内容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紧紧相扣,在实践中助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发挥“红色”作用,壮大基层社会治理队伍。街道建立“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家庭学习小组”的“网格党建”模式,整合人大代表、居民党员、在职党员、共建单位等“红色”力量,形成党群服务团队,有力落实“党建引领志愿者服务群众”的党建特色。采用人大代表、党员带头深入实施“四位一体”工程,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定时开展义务巡逻,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办、文明人人担”的浓厚氛围。通过党组织协调各类资源,采用边改边建的方式,逐步改造小区路灯、视频监控设备、楼道灯等基础安全设施,改善小区环境。
发挥“调解”作用,消除基层社会治理矛盾。近年来,街道人大工委不断健全完善代表联络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代表接访选民的形式,拓宽选民反映问题的渠道,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依托代表联络站这个平台,选民们围绕小区管理、社会治安、邻里纠纷等,积极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意见、寻求解决方法,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人大代表还积极参加所在选区的居民议事会和民主协商会,借助“雷云拉理室”辖区热心公益人士力量,协助参与调解10多件,架起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梁。
发挥“监督”作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街道人大工委始终将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围绕提高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组织人大代表不定期对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检查监督。人大代表们走访了春秋社区、惠苑路社区,详细听取两个社区关于居民自治、初步做法、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打算。惠苑路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发起的“路管家”、“芳华理发志愿服务队”、“小喇叭”公益项目深化落实有效多元化治理的机制,都得到代表们肯定。代表们根据督查情况,结合街道实际,在创新治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多方力量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张俊)